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长者专区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智慧“加速度”——看钦州港如何扩能优服打造高水平国际门户港

2024-01-30 09:51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巨大的集装箱轮来来往往、一座座桥吊不间断运作……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的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全球首创“U”型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每天,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来自西部省份的货物从钦州港“下车即上船”,由此扬帆出海;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也在这里“下船即上车”,搭乘海铁联运班列去往全国各地。

同样忙碌的还有一群“幕后英雄”,他们让港口更智能化、集装箱通关更高效、船舶进出港口更便捷。正是在他们的辛勤付出下,钦州港成功跻身全国海港集装箱前10强,在全球集装箱大港中排名由前几年的第47位跃升至目前的第35位,为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增添新动力。

1月16日,正值钦州港开港3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钦州港,走进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海关、船舶代理公司,感受智慧化码头建设和数字通关深入到集装箱、船舶进出口岸各个环节所带来的变化。

港口建设自动化 船时效率创新高

北部湾畔,万吨巨轮往来穿梭。

在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艘来自海南洋浦港的货轮正靠在泊位,自动化双小车岸桥从船上把集装箱稳稳吊装到智能导引运输车上,现场作业井然有序,却看不见一名工人。在几百米外,码头智慧运营中心窗明几净,2002年出生的岸桥远控员李华烨操控着自动化装卸设备“自动化双小车岸桥”,将集装箱精准投放在船舱内。

“与以前传统码头相比,通过‘自动化双小车岸桥’进行抓箱放箱更加快速便捷,也更加精准。”李华烨告诉记者,在传统码头,驾驶桥吊的司机不仅要在高空弓着腰低头操作,地面上的装卸工人也要露天作业。

“一个集装箱从卸下船到运输至堆场,以前至少需要3个司机和多位保障人员现场操作。”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部远控主管田仁杰介绍,如今,在全自动化码头,智能导引运输车(IGV)可以实现无人作业,自动化双悬臂轨道吊1对多,自动化双小车岸桥1对1,原来的装卸机械司机进入操控室,只需坐在电脑屏幕前操作手柄即可完成装卸作业。由于整个流程都是系统自动调度、设备自动运行,自动化码头所需的现场工作人员数量比传统码头减少81%。

“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配备了先进、智能、高效节能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及水平运输设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了集装箱码头高度信息化、标准化、作业全自动化。”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海涛介绍,该码头是继青岛、上海后,又一个全球范围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海铁联运自动化码头。

宋海涛介绍,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全球首创U型工艺布局,实现内外交通分流、三段式闸口智能识别、手机App线上预约、无接触式收放箱,使得外集卡作业安全性更高、操作更便捷。2023年,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0万标箱,同比2022年增长352.8%;在今年1月8日“中谷福州”轮作业过程中,平均船时效率达202.2自然箱/每小时,创造了新纪录。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北部湾港扩能优服,提高江铁海多式联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升集装箱吞吐量和海铁联运班列质效。近年来,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共建成4个大型集装箱海轮泊位,岸线总长1302米,年设计通过能力260万标箱,已具备靠泊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资质和能力。

“去年6月,码头拆除了物理围网,实现了海关一体化监管,联运一体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宋海涛说。

货物通关无纸化 数据实现“网上跑”

“直装直提”“提前申报”“海铁联运批量转关”等申报方式让抵达钦州港的集装箱货物快速通关。而在网络另一端,负责进出口岸各环节申报的报关员也从各类智慧化系统的上线中获益。

“现在都不用去海关业务大厅,在办公室通过单一窗口申报就能办理好业务,再也不用一票一票跑现场了。”广西宏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集装箱部经理谭李夏说,她2007年开始从事报关报检工作,至今已有16年,体验过报关单用袋子装,一单跑几个窗口排队的过程,海关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改革的实施,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真正成为了现实。

日前,记者在钦州港海关业务办理大厅体验了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这个有10个业务窗口的大厅,记者推门而入时,却发现在本以为繁忙的大厅内,只有5名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和敲打键盘的声音。

钦州港海关综合业务科的查馨月目光紧盯电脑,鼠标不停地点击着页面。“正好有50个来自越南海防港、装载了950吨木薯淀粉的集装箱到港,需要审核。”她说。只见她登录通关管理系统,打开单证审核作业系统,对该票报关单及其随附单证进行人工审核,确认无异后,即刻审核通过,全程仅用时10分钟。随后,她拿起手机,在“通关答疑解惑”微信群内对申报该批货物的广西创凯国际物流公司报关员回复“已处理”。

“以往各项业务申报,企业都得拿着资料来回跑,现在通过单一窗口申报,业务办理驶入了‘高速公路’,大多数单据都是系统自动审结。”查馨月介绍,为方便各企业了解报关业务,更好服务企业,钦州港海关综合业务科还建立了“通关答疑解惑”“食品出证”“转关业务”等微信工作群,报关员需要海关关员人工操作时,就会在群内@值班人员,当值海关关员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上系统进行审核。

工作方式变了,窗口人也少了。查馨月指着略显空荡的大厅说,最多时这里有十几名关员处理业务,大厅里面都是来现场办理业务的货代、船代公司人员。

“无纸化通关,实现了装卸货、卡口管理、货物通关去繁就简。”谭李夏说,以前有纸化通关,若单证有误,得来回跑好几趟,各种排队。“往年,见海关关员的次数比家人还多。”她笑言。现在无纸化通关,委托方单证一出,扫描过来,只要单据没有错差,报关员轻松点击鼠标,即可通关,便捷高效。

钦州港海关关长何文介绍,近年来,钦州港海关全力推动智慧海关建设,提出“顺势监管”,打造“慧眼智控”“业务运行监控”等系统平台,推出批量转关、法检大宗商品取制样智能监控等创新举措,实现了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2023年,钦州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5841万吨,同比增长32.8%,口岸的进出口通关时间较2017年压缩了80%以上。

进出口岸高效化 从排队到立等可办

货物通关便捷让报关员切身感受到服务升级释放的红利,而对于船代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说,过去为了让船舶顺利进出口岸,需要跑遍口岸各部门,现在随着数字通关、智慧化系统升级,他们的工作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见到莫贵铭时,他正在办公室的电脑上通过单一窗口为一艘从马来西亚丹戎帕拉帕斯港过来的巴拿马籍船舶办理进港申报。莫贵铭是中外运广西有限公司钦州港分公司的一名主管。“我的工作主要是为船舶办理各项规定手续,确保船舶顺利进出口岸。”莫贵铭介绍。

填写信息、打印资料、扫描上传……半小时内,他熟练地完成了各项操作并点击提交,然后在“保税港海事政务”QQ群中告知钦州海事局的工作人员。“你看,不到半小时,后台提示已审核。”莫贵铭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当记者问他2023年去过几次钦州保税港区海事处海事政务窗口办理业务时,他回忆了一会说:“只过去一次,因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新能源汽车运输业务我们开始接触时不熟悉,因此去现场咨询,马上就得到了很好的指导。”

“现在办理船舶进出港真的方便了很多。”有着10年船代工作经验的黄威给记者讲述了工作中的变化:“以前船舶进港,至少得打印10—20份纸质单据去窗口预申报,现场排队到工作人员核单审批至少要30分钟,要是检查出有错误,进行修改又来来回奔波,不仅令人身心疲惫,也耽误了船进港装卸货物的时间。”

“以前代理船舶多的时候,一天跑海事政务窗口五六次是常态,去年只去过3次。”黄威说,现在的业务线上几乎立等可得,他这个外勤坐办公室的时间比跑现场多一些。

“我们在钦州港口岸联检大楼设立了4个海事政务受理窗口,同时提供网上政务办理便捷服务。”钦州保税港区海事处综合办副主任曾俊备介绍,在船舶进出港手续方面,实施海事政务“全城通办”“跨区域通办”,借力“互联网+政务”提升服务效能,实行7×24小时全年无休审批,对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审批平均时间分别为0.33小时和0.28小时;同时对集装箱船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船舶进出港审批手续,比要求办结时限缩短80%以上。

钦州海事局局长李柏涛介绍,为了提高码头靠泊效率,海事管理部门推动集装箱船舶“套泊热接”作业常态化,以减少船舶进港等待靠泊的时间,平均每艘船舶可以节约2小时左右,切实保障集装箱船舶“优先进出港、优先靠离泊、优先装卸货”。2023年,钦州海事局办理国际航行船舶预申报1829艘次,同比增长8%;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手续3694艘次,同比增长16.9%。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提示:

    由于机构整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平台已合并到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政务服务平台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