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运输车在路面穿梭,自动化双悬臂轨道吊有序将集装箱吊起、转运……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作业效率比传统人工码头提升30%,但操作人员减少70%。
在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IGV港口无人运输车正忙碌作业。
在隔海相望的关丹,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正加速建设中。依托关丹港和东海岸铁路两大重要基础设施,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东南亚市场物流新节点。
两座“姊妹园”,牵起钦州与关丹两座城,联结起中国与马来西亚两个国家的共同梦想。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设立12年来,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友谊之花并蒂齐开,创下两国经贸合作新典范,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澎湃动力。
今年4月,广西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从地方层面推动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共同深化人工智能领域合作。
跨越山海同行,“两国双园”建设日新月异。
走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马国际科技园、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等富有设计感的高楼拔地而起,恒逸、中伟等百亿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开足马力忙生产,彰显出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强劲发展势头。
4月10日,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投资控股集团与马来西亚霹雳州伊斯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清真食品产业园,促进产业园清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此次合作,是中马两国在特色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中马投控集团董事长梁君说。
在“两国双园”合作模式下,中马双方实现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中马钦州产业园为马来西亚特色产品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便捷通道。
截至去年底,中马钦州产业园一期已累计签约落户项目345个,工业总产值1060亿元人民币,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和燕窝、榴莲、棕榈油、再生金属等东盟特色产品加工贸易产业集聚。
截至目前,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累计完成落地投资超137亿元,签约项目15个,累计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约2万个,带动关丹港每年新增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首个入驻马中关丹产业园,总投资超过14亿美元、年产量350万吨的联合钢铁一期项目,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示范性项目,企业生产的H型钢填补整个东盟地区的H型钢生产线空白,带动马来西亚钢铁工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马中关丹产业园招商中心。
“两国双园”携手共进,成为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注脚。
随着产业互联、设施互通、政策互惠等力度持续提升,“两国双园”合作空间升级、产业升级、服务升级、智能升级、互动升级加速推进。4月11日,中国(广西)—马来西亚经贸合作推介会暨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对话会在马来西亚举办,畅叙合作新机遇,达成一批经贸合作新成果。
“我们将在产业合作、空间布局、服务配套等方面共同推进‘两国双园’升级发展,探索‘两国双园多区’合作新模式,深挖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合作潜力,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两国双园”为纽带,经贸合作日益密切。2024年,广西与马来西亚进出口总额145.8亿元,同比增长26%。今年1—2月,广西与马来西亚进出口总额28.99亿元,同比增长63.2%。其中,出口额27.34亿元,同比增长84.5%。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