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连天,千帆竞发;陆海交汇,生机盎然。
在中国钦州港与马来西亚关丹港,塔吊挥臂、巨轮穿梭,跨境产业链紧密衔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这两颗共建“一带一路”版图上的产城明珠,正跨越山海携手共进,将“两国双园”这一国际合作创新模式,化为鲜活可见的实景。
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标志性平台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高地,“两国双园”的合作蓝图自2011年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起,便持续铺展升级。2025年,合作再迎突破:4月,两国元首见证《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注入全新动能;8月,“两国双园多区”联动磋商会召开,明晰协同路径;9月,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介等活动将接续推进,推动合作迈向更高质量阶段。
如今,合作硕果累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在全国22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列第34位,连续两年居广西首位;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内,联合钢铁等项目稳步投产,临港产能合作成效显著,辐射力持续扩大。从倡议到实践,从奠基到升级,中马“两国双园”正以高水平开放为笔,在服务国家战略、联动区域发展的时代画卷上,不断书写新篇。
1 产业集群 蓬勃发展
北部湾潮涌奔腾,激荡开放发展的壮阔脉动;中马双园产城相融,奏响产业崛起的雄浑乐章。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制度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以“强创新链、升价值链、优产业链”的递进之势,持续耕耘出一片片生机盎然、硕果满枝的产业集群“高产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9月11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声与管道输送声交织成奋进的旋律。经过数小时的工艺参数精准调整、设备运行状态实时跟踪与化验采样严谨分析,该项目30万吨/年饱和干气碳二回收装置一次开工成功。作为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今年10月建成投产后,将填补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市场需求、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跨越重洋,隔海相望的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同样涌动着炽热的发展热潮。联合钢铁厂内热浪滚滚,通红的钢坯在现代化生产线上奔腾流转,这些采用中国先进技术打造的高端钢材,正通过关丹港源源不断运往东盟各国,成为中马产业合作“硬实力”的生动注脚。
产业是园区的立身之本,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园区始终将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作为核心要务,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RCEP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充分释放开放平台的政策红利,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全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合作示范区。当前,园区内重点项目建设多点开花、捷报频传: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总体进度已达99.5%,全面进入设备联动调试阶段;华谊三期甲醇制烯烃项目稳步推进,总体进度完成76.8%;恒逸项目主装置陆续进入系统调试、试压收官阶段,投产在即。
依托龙头项目的引领带动,园区已构建起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林浆纸、粮油加工五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智能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愈发凸显。其中,钦州石化产业园成功跻身西南地区首家千亿级专业化工园区,连续12年入围“中国化工园区30强”,成为园区产业发展的“压舱石”。
2 物畅其流 货通天下
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来自马来西亚关丹港的直航货轮缓缓靠泊,桥吊精准装卸集装箱;不远处广西中伟新能源车间内,三元前驱体产品打包待发,即将通过跨境物流奔赴国际市场。这幅“港忙企旺”图景,正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赋能中马“两国双园”,实现物流畅、贸易兴的日常缩影。
作为连接我国西部与东盟的陆海联动主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是地理上的“通江达海之路”,更是“两国双园”联通内外的核心纽带。依托通道赋予的国际门户港优势,钦州港与关丹港深度联动,开通双向集装箱直达航线,构建起3—4天高效物流圈,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我国西部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区海铁联运“无缝衔接”,昔日辗转多港的货物运输如今“快进直达”,两地产业链供应链“血脉畅通”。
以“港口+通道”支撑,钦州港枢纽能级持续跃升。目前已开通国内外集装箱航线84条,其中外贸集装箱航线50条,覆盖东盟主要港口,为双园贸易搭起“海上桥梁”;依托通道“港—产—园”协同逻辑,通过双园合作机制,产业与港口联动、园区与通道互促的新模式加速成型,“两园两港”产业联动频次与跨境物流规模稳步攀升。更有“智慧湾”数字平台落地,推动口岸通关进入“全程无纸化”时代,物流信息可追溯、成本管控精准、流程持续优化,大幅节省企业成本,为物流效率再提速。
今年7月,1271辆重庆长安汽车借通道海铁联运优势,从钦州港远销沙特、阿联酋。“西部陆海新通道协同实现申报、查验、放行无缝衔接,单台车卸车时间从5分钟压减至2分钟,效率提升60%。”钦州北港供应链总经理杨官的话,道出企业对西部陆海新通道赋能的真切感受。而钦州港东站的运输数据更印证通道活力:截至9月14日,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发运集装箱103.7万标箱,同比增长72.7%,首次年度超100万标箱。
物流畅则贸易兴,通道通则产业旺。在通道效应与港口联盟驱动下,双园跨境贸易版图不断拓展,不仅规模扩大,业态也更丰富。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北部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相继运营,累计交易额超900亿元,吸引403家境内外企业入驻,热带水果、化工原料等商品借通道“跨山越海”,惠及两地市场。
如今,以双园为枢纽、贯通我国南北、辐射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借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加速成型。它既是双园深化合作的“生命线”,更是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主动脉”,为中马经贸合作、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3 跨境合作 互利共赢
“两国双园”的价值,不仅在于地理上的“双星闪耀”,更在于深度践行“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让中马合作从“点对点”延伸至“链对链”,实现双向赋能、互利共赢。
走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广西中马金谷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镊子轻挑间,马来西亚毛燕中的杂质被逐一剔除,经过定型、杀菌、包装、检测等流程后,每一份燕窝都贴上专属溯源标签,即将分销至中国各地市场。作为全国率先建成的燕窝全产业链平台,这里不仅设立了首个国家级燕窝检测重点实验室,更构建起从马来西亚毛燕进口到园区加工、成品销售的完整跨境产业链。
近年来,在东博会上备受青睐的马来西亚燕窝、榴莲、咖啡等特色产品,不少都经过园区企业的精细化处理;与此同时,中国的优质工业品也借助双园通道进入马来西亚市场。随着双向产品流动愈发频繁,两地企业的发展空间也不断拓宽。“目前已有23家燕窝企业落户园区,其中13家获得毛燕进口资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燕窝产业工业总产值累计达4.62亿元,成为中马特色产业合作的典范。”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特色产业之外,棕榈油产业链的跨境合作同样展现出“双园联动”的独特优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签署合作备忘录,成功引进3家棕榈油加工企业;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产业基地项目加快建设棕榈油储运集散中心。不仅如此,园区还引导广西自贸区怡美贸易公司落户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投资建设棕榈油精炼加工和储备基地项目——该项目生产的产品,可通过关丹港—钦州港直航航线运回国内,在钦州棕榈油精炼加工基地进行深加工,制成棕榈油、棕榈粕、起酥油等多元化产品,真正形成“两国双园”联动的棕榈油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资源在两地的最优配置。
从特色产品到基础产业,“两国双园”的跨境合作视野不断拓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进一步引导龙头企业“走出去”,与RCEP成员国在原料供应、能源开采等领域共建供应链,打造产业联动发展“双基地”。如今,华谊、恒逸、中伟、金桂等重点企业已在钦州设立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造纸等生产制造基地,并与东盟等境外地区搭建起紧密的产业链条,实现钦州与东盟国家“双基地”协同运营,不仅强化了钦州与东盟各国产业链的相互支撑,更推动“两国双园”成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粘合剂”。
4 智慧园区 引领发展
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55平方公里的单一版图,到整合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钦州综合保税区的“一园多区”新格局,其能级跃升不仅是空间拓展,更是平台优势与产业协同的深度融合。立足向海图强定位,园区以改革创新为笔,在聚产业、建大港、优环境中书写开放篇章,高质量发展活力扑面而来。
这份活力首现于制度创新的“含金量”。9月16日,园区传来捷报: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联合重庆自贸试验区果园港片区创新的“船载新能源汽车集装箱海事跨域监管服务新模式”,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这是钦州港片区第2项全国案例,为新能源汽车出口物流监管优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钦州经验”。
创新驱动,智慧领航。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始终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92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与此次跨域监管模式,先后跻身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集装箱海铁联运场站一体化改革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制度红利持续滋养发展。
金融开放同样添势赋能。今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业务新增82亿元,业务累计达550.8亿元,跨境人民币双境内信贷资产跨境转让政策拓展至RCEP成员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数字人民币业务落地;全区首创“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破解企业融资难题;QFLP试点推进,13家基金完成注册。
智慧口岸让“效率优势”凸显。全国第五个自动化码头落地,实现海铁联运“一体化”;进口水果“027”通关模式(0.5小时申报、2小时查验、7小时放行)推行,效率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新鲜食材快速抵达市场。
科技创新成果亮眼:全球首条富氧侧吹炉工艺产线、首艘“钦州造”万吨级船舶、8英寸OLED微显示芯片、抗癌新药曲沙他滨等“从0到1”的突破,以科技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并蒂花开,双园共济。中马“两国双园”正以更高水平开放、更务实合作、更创新姿态,跨越山海,携手打造国际经贸合作新典范,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