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长者专区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亚太日报:中马产业园——引领北部湾自贸区走向“合纵连横”新时代

2016-03-24 00:00   来源:亚太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启建设广西改革创新先行园区新篇章。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鼓励广西继续抓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两国双园”建设。
  放眼神州,“自贸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正让半壁中国联动发展。
  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第四极”——北部湾经济区,钦州是有效衔接中国—东盟自贸区、“一带一路”双重战略的重要门户。
  而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下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位于钦州带状组团式城市的中心地区,被称为北部湾之“脊”。
  2015年以来,该园实现“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产业项目和城市配套项目全面推进”的华丽转轨。
  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市委常委高朴介绍,截至3月15日,已入园项目逾50个,总投资近300亿元。其中,仅3月6日签约的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基地一项,投资额高达200亿元。
  2016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去将进一步引领泛北合作、中马合作走向“合纵连横”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指示 打造成“旗舰项目”、“示范区”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三个国际园区,它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创的“两国双园”合作模式具有开拓性意义。
  早在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将钦州、关丹产业园区打造成中马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马来西亚发表署名文章,倡议中马“双方发挥互补优势,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鼓励更多企业参与钦州、关丹两个产业园区发展”。
  根据国务院批复和中马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园区总规划面积为55平方公里。
  “预计到2018年,园区建成面积约15平方公里;到2020年,园区建成面积达26平方公里,”高朴告诉本报记者,“为了支持园区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给予园区10亿元开发资金补贴。”
  “三年打基础”顺利收官 单个入驻项目达40亿元
  目前,园区启动区水电路网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建成,“三年打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记者从管委会了解到,园区有20多个项目将在年内开工。
  其中,总投资6.5亿元的港青油脂项目已于4月份建成投产,年产值达60亿元;总投资40亿元的维龙高压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等项目也将开工。“该基地改变了过去国内超高压输变电通道,具有革命性意义。”高朴称。
  2015年,园区产业版图构建取得重大进展,中药民族药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北斗卫星产业应用等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订入园协议,总投资额达190亿元。
  与此同时,“四个一”的城市配套项目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中马科技创业园、智慧产业园、创意设计园、城市综合体、高管公寓、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农民安置小区,以及消防站、垃圾转运站、变电站、中小学等一批配套项目即将开工。
  资本导向的创新开发模式 以“拨改投”放大资金效应
  中国园区发展经历了工业集中型、产城融合型、科教创新型、自由贸易区型四个阶段。
  在高朴看来,中国经济步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后工业化阶段,必须推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构建跨国产业链和服务链。按照“一带一路”构想,“具有自由贸易功能的第四代开发园区(4.0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应运而生。
  与前三个阶段不同,4.0版以实现“投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行政精简化”为目的。
  传统通过土地差价获取收益的园区开发模式难以为继,园区开发转向土地经营、城市经营、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资本导向模式。
  该模式的好处在于,高朴称“资金使用方向从无偿下拨的产业扶持基金变成可循环、可回收和高效利用的投资基金。”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直投基金(平台投资基金)、产业股权投资基金、PPP基金等社会资本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他举了个例子:“一些高科技企业有技术,缺资金。在资本导向型开发模式下,部分企业可先向园区管委会预借资金,等到正常运营后,再把钱还给园区,从而大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园区能够吸引一些北部湾和广西原来难以吸引的大项目,正是因为财政资金资本化撬动了社会资本。”譬如,现有的中马园1号基金可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效应,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实施拨款改投资。
  探索法定机构运行方式 推多重税收优惠
  园区的迅速发展不仅受益于开发模式创新,也受益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高朴称:“园区改变了过去中国开发区没有法定地位的状况”。园区管委会定性为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的履行相应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法定机构,实行企业化模式管理,具体负责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制度创新、综合协调等工作。
  此外,企业在园区投资可享受多重叠加优惠政策,鼓励类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低至8%,享受3年免租扶持;自治区免征地方所得部分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1:1比例奖励。
  不过,由于地处西部,人才、管理经验匮乏是制约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众多专业机构合作,使各类高精尖人才都能在园区“留得住”、“能就业”、“用得上”。如,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规划院合作组建中马园区规划院,培养大量规划人才;与上海博尔捷人力资源公司合作,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与上海东方汇富等基金公司合作,提供金融服务。
  预计到2030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人口将达到30万,GDP产值实现1200亿元,税收贡献达300亿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提示:

    由于机构整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平台已合并到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政务服务平台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