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马“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我市成功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两个园区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两园开发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并就下一步工作目标达成共识。
理事会联合主席、商务部副部长高燕,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马来西亚贸工部副部长李志亮,马来西亚彭亨州州务大臣代表默罕默德·沙菲安(州秘书长);以及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扎伊努丁·叶海亚,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发展理事会CEO哲巴星甘·艾萨,中马两国相关部委和地方理事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双方股东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建设加快,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三年打基础”目标基本实现并已具备成片开发和项目“即到即入园”的条件。与此同时,马中关丹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首个入园钢铁项目进展顺利,中马“两国双园”开发建设迈入新的阶段。联合合作理事会中马双方应继续共同努力,关注“两国双园”建设,服务双方战略规划。充分利用中方“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方“经济转型计划”相互契合的计划优势,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开展协调合作。以两国产业规划和优势为根本、两个园区为载体开展产能合作与互动,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实现双方禀赋、资金优势、市场潜力的有效对接和优势互补,将“两国双园”建设成为“中马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除此之外,双方还需深入交流、相互借鉴,催化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倾斜和创新,为扩大招商引资及促进入园企业发展提供更为便利优良的条件和环境。
会议强调,两园应联动发展、互促共赢。为此,双方要重点推动港口航线、物流信息、通关服务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钦州港和关丹港之间的通关便利化,争取早日实现通关信息共享、查验结果互认的“两国一检”通关模式,全力将中马“两国双园”打造成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着重实现产业成群、成链发展,积极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合作,拓展市场,提升技术,并借鉴复制国内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让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成果在园区落地。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按照“一港两园一拓展区”模式加快建设,推进关丹港、临港物流园、关丹产业园区一期二期建设,并将关丹市、彭亨州和东海岸经济特区的其他现有园区作为拓展区,以开放方式引进符合产业布局方向的中方优势产能项目进入,加快形成关丹港、关丹园区附近的中国产能集聚。
会议期间,中马双方代表团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进行调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莺子陪同马方代表团调研。
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工委副书记、市委常委高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丛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