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长者专区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动态

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持续走深走实

2025-04-25 17:52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记者:赵冠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广场的“中马友谊之门”,是“两国双园”合作持续走深走实的生动写照。

作为中马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两国双园”合作12年来成果丰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已吸引345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超千亿元;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同步发展,形成产业互补。通过每周3班直航和冷链专线,燕窝、棕榈油等特色产品高效流通,为两国企业搭建了“双向奔赴”的黄金通道。

走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广西中马金谷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对来自马来西亚的毛燕中的杂质一一剔除。处理后的燕窝经定型、杀菌、包装、检测等流程后贴上溯源标签,分销至各地。

广西中马金谷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管理部主管周采燕表示,该公司是马来西亚首批毛燕全球首发的进口企业,具有稳定的原料优质资源和经验优势。多年来,我们与毛燕出口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保障稳定货源的同时,严格把控原料品质,确保燕窝原料的安全、正宗与高品质,帮助马来西亚毛燕快速通关、深加工后销往全国。

近年来,来自马来西亚的燕窝、榴莲、咖啡等特色产品亮相进博会、东博会等大型展会,受到中国消费者普遍欢迎,其中不少产品都是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加工处理的。随着越来越多来自马中两国的优质产品通过产业园进入对方市场,双方企业也因此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据统计,目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已有22家燕窝企业,其中14家入驻中马燕窝加工贸易基地。2024年,园区燕窝年产值达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3%。

作为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双园”合作的重要载体,园区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入驻势头强劲。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产业基地项目是“两国双园”的重点工程,未来将打造成为棕榈油、棕榈粕的进口、贸易及储运转口的重要基地。

马来西亚闵和国际有限公司内部审核部总经理潘南达表示,“两国双园”的政策与区位优势,是我们布局的关键。钦州市及园区相关部门从公司落户,项目拿地到项目建设等一系列的申办流程,都给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我们项目建成后,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棕榈油将在这里加工,并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销售,可快速辐射中国西南部市场。

近日,关丹港—北部湾港冷链精品航线首航,中马“两国双园”合作迈出新步伐。2017年,钦州港至关丹港直航集装箱航线开通后,两地海运直航时间缩短至3到4天,极大便利“两国双园”间的贸易往来。据介绍,如今钦州港—关丹港双向集装箱直航航次已增至每周3班,中国和马来西亚特色产品及大宗商品运输更加便捷。

目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已经从55平方公里的单一园区转变为“一园多区”,增加了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钦州综合保税区等功能分区,整合平台优势和产业协同效应,立足向海图强,写好开放篇章,突出改革创新,着力聚产业、建大港、优环境,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活力。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招商促进局协理局长刘法苗告诉记者,截至2024年底,园区已签约项目345个,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外贸进出口达451.4亿元。园区整合了自贸区、综保区等政策优势,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产业集聚。从燕窝加工到粮油贸易,从港口联动到政策创新,中马“两国双园”正书写着国际合作的新篇章。未来,随着更多项目落地,这一模式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更多实践样本。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提示:

    由于机构整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平台已合并到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政务服务平台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