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长者专区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马合作 > 文化交流

进博“小美食”折射中马大经贸

2025-11-03 11:23   来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马来西亚曾担任第二、第七届进博会主宾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先前,原产东南亚的榴莲一直以冷冻产品形式进入国内销售。如今,马来西亚的榴莲从彭亨州百年果园直采,经吉隆坡机场冷链专线运抵上海浦东机场,在海关绿色通道“即到即检”,实现了最快36小时通关进入国内超市货架。这一高速链路的建立,正始于马来西亚鲜食榴莲的进博首秀。

马来西亚通过进博会的平台不断深入中国市场,也因此对这一世界上首个聚焦“进口”的国家级展会青睐有加。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马来西亚两次担任进博会主宾国并充分利用该机制开展多领域合作,凸显了中马关系的紧密,其独特的“进博故事”成为中马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生动注脚。

全勤焕新迎盛会

自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以下简称“中总”)就从未缺席,且参展规模逐年扩大。中总总会长吴逸平表示,中总始终积极组织马来西亚企业参与进博会,将其视为开拓中国市场、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契机。

马来西亚企业参加进博会

在吴逸平看来,马来西亚企业对进博会的热情源于其作为进入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高效渠道”。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马来西亚工商界收获颇丰。去年的进博会上,众多展商不仅展示了新技术、新产品,还借助直播手段展示进博会盛况,极大地扩大了自身影响力。吴逸平强调:“参加进博会是马来西亚企业家学习的重要平台。”

以食会友添动力

“茂记燕窝”的“进博故事”极具代表性。自首届进博会起,“茂记燕窝”便随中总参展。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每次参与进博会,都能结识众多新朋友,逐步在中国市场打响品牌,并在上海开设了中国首店。同样,随着在华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到马来西亚旅游的中国游客也会专程探访“茂记燕窝”。如今,为应对中国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茂记燕窝”特意在吉隆坡增设门店,实现了中马市场的双向互动。

马来西亚企业参加进博会

作为首批进入中马榴莲贸易领域的企业家之一,马来西亚慕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佳强已三度参加进博会,亲眼见证了中国消费者如何通过进博会了解并喜爱上马来西亚榴莲,深刻感受到中国市场给马来西亚榴莲产业带来的新活力。在进博会上,王佳强结识了一家中国安检技术公司,双方合作开发AI智能检测技术用于评估榴莲质量,大大提高了马来西亚榴莲的标准化和国际竞争力。王佳强感慨道:“可以说,是进博会牵‘红线’,让我能推出AI驱动下的‘智慧榴莲’技术,进博会见证了我和公司的成长。”

不仅如此,榴莲产业的兴盛还带动了马来西亚乡村经济发展。许多马来西亚果园主、农民朋友通过进博会走出马来西亚,拓展了国际市场。

小展台蓄力大机遇

进博会不仅为大型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也为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和青年企业家搭建了成长舞台。对于马来西亚新创企业的青年企业家而言,他们的企业规模较小,距离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还有一段路程。参加进博会,可以让他们增进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为开拓中国市场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为此,中总去年特意组织近百名青年企业家观展,帮助他们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同时,中总也一直在积极争取马来西亚政府政策支持,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参加进博会。

去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受邀访华。在此期间,安瓦尔总理于第七届进博会上参观马来西亚展馆,访问了多家马来西亚展商,并与中国投资者进行了会谈,此举大大提高了马来西亚企业的影响力,同时也增进了与其他国家企业的合作机会。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参加进博会后在个人脸书账号上发布推文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如安瓦尔总理在第七届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用汉语引用的中国谚语,进博会为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其能力和实力的机会,传递出放眼未来、机遇共享的美好愿景。作为中马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进博会将持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两国企业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未来,马来西亚的“进博故事”将更加精彩。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提示:

    由于机构整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平台已合并到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政务服务平台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