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园区管委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钦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绩效办的悉心指导下,园区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建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突出抓好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扎实推进“两国双园”务实合作和互动发展,园区开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马经贸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2018年度绩效考评工作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是指标设置情况。根据自治区绩效办相关文件精神,2018年园区管委会职能指标共有34项三级指标,72项关键步骤。共性指标共有10项三级指标,24项关键步骤。专项指标有定点扶贫工作和法制建设考评两大项。创新亮点工作指共3项三级指标,4项关键步骤,创新亮点工作指标的设置方向主要是金融、资金、项目建设模式和法定机构雇员制。临时性重大工作申报有2项,分别是将“接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一行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参观、考察”和将2017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列入临时性重大工作进行考评。社会评价指标有2017年度绩效考评反馈问题整改专项评议、有业务联系的区直相关部门干部评议、热点难点工作评议和区直各部门定点帮扶村脱贫成效满意度调查等4项。二是指标完成情况。总体来看,园区绩效考评工作发挥了指挥棒和助推器的作用,园区各项业务有序落实。截至2018年11月30日,职能指标已完成48项,因政策调整、外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等客观原因向自治区绩效办申请调增的指标有5项,待自治区绩效办审核批复,其他29项关键步骤预计在12月31日前所有关键步骤均能按要求完成。指标指标、专项指标已按照考评主体单位要求,基本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创新亮点工作指标有了新突破,临时性重大工作已完成,社会评价指标按已按要求向自治区绩效办提供社会民意调查样本框,主动接受民意调查,评分情况以民意调查最终得分情况为准。
二、2018年度绩效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优化绩效管理制度,突出实绩导向。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优化绩效考评奖励二次分配,将园区绩效考评系数与自治区绩效考评等次紧密结合,适当拉大表现优秀员工和表现平庸员工绩效系数档差,充分发挥绩效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激励干部职工提振信心、奋力而为。二是精简考评指标,突出发展导向。把绩效考评的重点放在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特别是事关经济发展的各项重大工作的落实上来。突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硬指标硬任务的考评,经济建设方面的指标权重大幅度提升。三是加强督查考核,突出效率导向。实行绩效过程管理部门领导负责制,按照绩效计划的时间节点,结合园区工管委办公室督查督办载体,及时通过绩效督查会议、奔马园微信群督查简讯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绩效过程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指标的落实进度、质量和实际成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四是抓好公众评议整改,提升工作效能。结合自治区绩效办要求,园区制定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2017年度绩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建议整改工作方案》,把绩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建议整改工作与园区改革创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行政审批、定点帮扶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逐项落实推进,截至2018年11月30日,基本完成整改工作。五是注重考评结果运用,严格问效问责。坚持把绩效考评与年度考核、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与个人工资、岗位调整、劳动关系、职务晋升和培训紧密结合后,把考评结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选拔任用、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
三、201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绩效考评工作亮点
(一)创建国际化产业新城,开发建设的初步效应正显现。园区管委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集中精力抓好项目服务工作,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开发建设取得新成绩。一是开发范围迅速拓展。根据国务院批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园区完成征地搬迁总面积接近18平方公里,土地供地率从2015年初的不足40%提高到70%。同时,园区已经完成金鼓江综合整治和中央商务区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项目招标工作,由中交建以“投资人+EPC”模式实施“片区开发”,总投资137亿元。二是产业项目加速入驻。截至2018年11月,引进产业项目14个,招商引资合同投资总额达到309.59亿元。往年引进的鑫德利光电、凯利数码、慧宝源医药、科艺新能源、中动科技、天昊生物、由你造3D打印等10多个具有规模和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项目相继实现投产。重大项目布局实现突破,总投资200亿元的启世大尺寸硅片、总投资100亿元的合丰泰7.5代线液晶面板、总投资88亿元的恒源电动物流汽车、总投资15.4亿元的科艺新能源项目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并计划开工建设。三是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投入力度,电子信息产业园、中马国际科技园、智慧物联产业园、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国家级燕窝实验室、青年公寓等项目已投入使用,互联网创教空间、红树林安置小区、“四个一”城市综合体、青年公寓、中小学校、专家公寓等配套服务项目基本建成,基本能满足现阶段发展需求。
(二)积极开展市场化招商引资试点,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管理和服务体系。一是健全招商引资管理和服务体系。强化主要领导直接分管招商、其他领导配合抓好招商、全体干部服务招商的管理体制,重点围绕引进龙头商、先导商和集成商,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开展片区开发重大项目专题招商,与广西乐思购百货贸易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合作建设东盟电视购物中心项目;与中能化(贵州)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就园区片区开发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协议。二是探索招商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建立投资促进局、招商总公司、招商基金“三位一体”的招商服务新体系,推广复制龙头招商、基金招商、重资产招商等招商引资新做法。实施招商引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激励措施,通过设立招商专业公司,引进专业招商人才,加快构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招商服务体系,促进更多的高新技术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户园区。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入园企业”活动的意见》,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入项目一线了解企业建设难题,并召开项目专题会80多次协调解决问题,推动科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项目如期投产。四是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论坛、峰会、招商活动向客商展示园区的投资潜力和巨大商机。与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等7家单位承办中国—东盟“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合作发展论坛和应用成果展览,参加了第六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电子商务论坛、2018跨国公司暨世界500强八桂行广西投资合作圆桌会、2018广西加工贸易产业投资商机推介会(上海)等29场次系列招商推介活动。
(三)强化项目资本支撑,加快构建以资本为引导的园区开发模式。一是放大国有资金的杠杆效应。中马控股集团资本出资设立全资、控股和参股共22家子公司,投资与运营模式实现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相结合,推动园区开发从土地经营向土地经营、城市经营、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转变,产业项目、城市功能性项目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二是发挥资本对产城项目的引导作用。举办2018年中马产业基金论坛,与金融服务、互联网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领域的9家企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先后设立直投资金、产业引导基金、招商基金、厂房建设基金等,目前设立的5支基金一期规模达到34亿元。实施“基金1000计划”,重点引进基金公司在园区注册,已经落户的基金公司超过70家,通过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带动项目入园。三是加快构建以资本为引导的园区开发模式。围绕发展高技术、轻资产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和资本融合发展。注重构建“科技+金融”产业发展业态,优先选择与龙头商、先导商、集成商实施战略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发展社区(TFM)。目前,已规划建设中马国际科技园、国际医药创新园、智慧物联产业园、北斗应用产业园、互联网创教空间等科技产业社区。
(四)推进项目建设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片区开发”新模式。一是探索“片区开发”新模式。园区管委会与中央直属企业合作,积极探索统一开发主体、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林地报批、统一征地安置、统一平整土地等为主要内容的“片区开发”新模式。加强借助央企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从传统的项目施工合作转变为“投资人+EPC”战略合作模式,大大加快了园区开发建设的进度。目前园区启动区以北区域的开发基本上都采取此模式,先后布局了金鼓江综合整治片区、马来西亚创新城片区、特色扶贫小镇片区、中盟新能源产业园片区等项目。其中,金鼓江综合整治项目面积15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15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招投标程序。二是全面实施EPC总承包模式。园区大力推广工程总承包试点工作,目前园区采取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项目超过30个,并探索了多种工程总承包模式,编制了园区工程总承包实施细则,规范工程总承包管理,促进园区建筑设计及施工的深度融合。三是推进第三方实测实量评估和全过程咨询。出台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第三方实测实量指导意见》(国内首个第三方评估指导文件),综合平均分由76.35分提高到80分,成效明显,在清华大学、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及深圳瑞捷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首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创新研讨会上,受邀作“全国首个关于第三方安全质量评估的指导意见”主旨演讲。三是探索实施注册建筑师负责制。园区作为全国第二个地区开展此项试点工作,已使用于园区第一小学(二期)和创意设计园等两个项目作为广西首批两个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已初步在项目管理、设计意图实现及造价控制等方面取得成效。在2018年全区勘察设计工作座谈会、行业试点工作部署会暨宣传贯彻培训会议上,受自治区住建厅邀请,重点介绍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经验。
(五)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积极推进承诺制改革。一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一是实施市场主体准入承诺制,实现了入园企业名称预核准与工商注册登记“1小时办结”,协助入园企业可最多在2天内完成企业名称预核准、工商注册登记、公章刻制、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开办手续,成为自治区首个全面实施承诺制试点的单位。二是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创新,推进“一照通行”,2018年8月10日正式实施,率先将国家工商总局“24证合1”与自治区“35证合1”事项相互融合推进实施,实现“一码一照,一照通行”。三是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创新,选择74项社会事务审批、市场监管审批涉及园区本级操作权限的行政许可事项作为“证照分离”改革试运行事项,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难题。四是实施投资项目“多评合一”承诺审批制,实现了为企业投资项目提供“最多跑一次”的审批服务,项目有关评审事项办结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推行投资项目“多图联审”,优化了项目审批程序,降低项目单位时间成本。
(六)落实共建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园区征地搬迁安置模式创新。一是净地征收创新红利凸显。落实园区出台的《涉农事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征收净地补偿试行办法》等惠民政策,帮助丹寮社区、新联社区、六村和深坪村委成立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引导合作社和合作制公司有序参与园区范围内征地搬迁、土地清表和场地平整等工作,保障了园区特色扶贫小镇、安通物流项目等10多个项目用地需求。二是创新征地搬迁安置举措进一步推进。探索实行“净地交付”制度,让农民从土地贡献者转变为园区建设者,调动了群众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探索连片征地,整合土地资源,从分散的单个项目土地征收整合成连片的集体土地征收,今年连片征收土地已超额完成1000多亩,迁移坟山316丘。创新搬迁安置模式,将安置用地划分为居民安置小区、邻里服务中心和出租公寓三个部分开发利用,推动征地搬迁安置工作从“补偿性安置”转为“经营性安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价值。
(七)完善“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架构,着力深化“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两国双园”合作架构。“两国双园”是国际经贸合作的创新性安排,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中马双方已经构建了“‘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两省州合作框架—双园更紧密工作安排—合资公司投资开发”的多层次合作架构。围绕重点合作领域,积极筹备成立中马“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境金融、教育科技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专责推进小组,探索建立司局级合作沟通机制。二是强化中马“两国双园”开放平台建设。目前,“两国双园”产业合作进展顺利,燕窝产业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在南宁举办2018年马来西亚(南宁)燕窝节,中马双方互访活动、贸易招商引资推介活动有序,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和查验平台已经建设完成,10家燕窝加工企业完成工程装修,还有12家燕窝加工企业等待入园。园区国家级燕窝实验室、与马来西亚企业发展部在共建“清真产业园”,与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共建“创新城”(科学城)项目均将于年内启动。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总投资14亿美元的联合钢铁项目已经实现投产,石化、铝加工、轮胎项目等也在加速布局。
(八)深化党建工作模式创新,引领园区统筹发展。
一是以思想建设为引领,努力凝聚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开展“不忘初心再扬帆”解放思想、提升能力活动、“不忘初心勇担当 共为发展献良策”主题征文活动等。创新开展园区工委中心组学习,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解读园区条例、意识形态工作报告会、金融知识讲座、区块链学习等5次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定期研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已构建形成意识形态“齐抓共管”工作新格局。二是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努力构筑创新创业的战斗堡垒。完成机关党委按时换届工作,选举产生第二届机关党委委员会和机关纪委委员会,配齐配强园区党建领导班子。健全中马控股集团党委组织架构,积极争取上级党组织理顺中马控股集团党委组织关系隶属。党群共建新局面生动活泼,组建1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建立党员服务站,建成近千平方米集联系服务、学习培训、教育宣传、文体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开展了“三八”妇女节游园踏青、“五四”读书分享,“七一”理想信念教育等主题活动及篮球、气排球等文体活动,为园区发展凝心聚力。三是以作风建设为载体,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服务意识,选派10名优秀党员骨干担任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到协鑫、凯利、鑫德利、慧宝源等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困难问题并协调解决。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纪检监察工作指导思想,扎实开展“政治建设六项重点任务”,强化“两个责任”落实,开展园区内部巡察,加强重点领域防腐防变,抓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为园区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四、推进绩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通过运用绩效考评这根“指挥棒”,有力推动园区各项开发建设任务。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园区开展绩效工作培训不够,各部门绩效员在绩效考评各类指标设置的思考不够深,在主动跟进了解每一项指标的推进情况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个别群众或企业反映的项目建设问题和意见诉求,个别业务部门在绩效工作整改落实中做得还不够到位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改进。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园区将结合落实园区开发建设任务实际,探索建立差异化专项绩效考核机制。一是细化企业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围绕企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企业服务绩效评价实施方案,每个季度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收集并整理企业反馈意见,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将相关责任到部门及个人,并进行加减分奖励和惩罚,切实有效提升园区营商环境,助推园区产业项目和城市项目加快推进。二是完善园区开发公司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结合《园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会同园区国资办研究完善对园区开发公司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切实把园区开发建设的有关部署责任传导到园区平台公司。三是建立招商引资专项绩效激励机制。会同投资合作局研究制定差异化的招商引资专项绩效激励机制,针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线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拉大绩效等差,进行正面和负面的双向激励。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
2018年12月13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