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在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2020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9.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40%;外贸进出口总额159.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6%。
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6.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23.6%;新设立企业数4898家,完成年度任务的140%,新注册平台经济市场主体19.1万户;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151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83%。
三是港口吞吐量逆势增长。全年港口吞吐量完成1.36亿吨,增长14.4%;集装箱完成395万标箱,增长31%。
四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年新增四上企业4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完成年度任务的333.3%;新增专利申请160件,完成年度任务的160%;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2.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2.5倍。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高标准谋划和推进改革创新。一是全力推进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高位推进94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取得初步成效76项,居广西自贸区3个片区首位,涌现了马来西亚毛燕输华贸易、“单一窗口”在线融资“跨境贷”等多个“广西第一”。二是加强自主创新。以创新示范项目为着力点,形成自主创新成果29项,其中19项纳入全区首批复制推广范围,占全区首批44项的43.22%,在广西自贸区3个片区中排名第一,“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系统集成改革创新”等4项最佳实践案例上报商务部拟在全国复制推广。三是构建了一套制度和政策创新框架体系。针对“痛点”“堵点”“空白点”加强政策突破创新,出台片区高质量发展补充支持政策实施细则、保税燃料油专项政策、鼓励外商投资等政策10个,构建一套涵盖港航物流、投资贸易、临港产业、用地用海、财税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创新框架体系。开展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政策创新等研究。
2.全面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一是提升门户港集疏运能级。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及航道、钦州港10万吨级集装箱航道、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期、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等标志性工程建成运营。20万吨级集装箱航道及码头、大榄坪南作业区9#-10#自动化集装箱泊位等一批智能化集装箱堆场开工建设,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港口通行能力提高到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30万吨级油轮,新增港口通过能力7500万吨、新增集装箱生产能力50万标箱,总通过能力达到1.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提升至全国沿海港口前15强,港口吞吐量提升至全国沿海港口前20强。二是加快培育海铁联运网络。新开通至天津、泰国林查班、日本/韩国等内外贸集装箱航线,已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47条,通达全球83个国家的203个港口。三是大力提效降费。推进全程物流系统性集成式改革,首创以钦州港为枢纽的陆海新通道全程物流定价和服务机制,以及海铁联运“一口价”全周期成本管控,上线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版“智慧湾”系统,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相比2019年分别压缩57%、86%,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8%-38%,逐步接近国内一流港口收费水平。
3.全力打造现代临港产业。一是向海经济区聚集效应凸显。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思路,加快发展绿色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总投资达700亿的14个产业类项目、9个基础设施类项目作为第一批广西自贸区试验区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二是绿色石化业形成新格局。华谊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恒逸石化钦州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基地等总投资超2500亿元的石化龙头项目加快建设,初步形成了全国独有的“油、煤、气、盐”四头并进的绿色石化产业体系。规划建设石化产业集群总部基地,推动华谊一期建成、二期开工、三期规划,发挥了绿色石化业的“旗舰”项目作用。三是装备制造业迈出新步伐。中船钦州大型海工修造及保障基地实现了10万吨级修船、万吨级造船并举,结束了广西北部湾无大型船舶修造及保障设施的历史,大型海工装备、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建设。四是新能源产业加快聚集。天源电池级氢氧化锂等一批汽车产业配套项目加快建设,已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要素,积极推进中马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研究;建成鑫德利、浦晶光学等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广西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项目填补了广西液晶面板产业空白;5G终端产业园、PCB产业园成功落户。五是产业平台进展顺利。中国—东盟医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等产业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北部湾港保税燃油供应基地落户钦州港正式运营,网络直播、平台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
4.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一是深化中马“两国双园”合作。设立联合理事会秘书处,深化“两国双园”日常联络和互动发展。研究出台推动马来西亚开发财团在钦州港片区发展的政策,加快研究马来西亚开发财团董事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升级“两国双园”产能合作规划,重点推进汽车等国际产能合作规划、打造燕窝跨境产业链等试点任务落实。投资15.6亿元建设马来西亚中小企业集聚区,为马来西亚企业入驻提供产业服务平台,积极推进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二是推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改革。《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方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顺利开展人民币信贷资产跨境转让等业务,搭建好人民币双向流通的通道,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建行广西区分行作为金融创新的首批试点银行,筹组广西首个跨境直贷国际银团—马来西亚关丹钢铁9.86亿美元国际银团项目贷款并承贷3亿美元,为“中马双园”配套港口马来西亚关丹港提供跨境并购融资4.5亿元。三是加快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建设。与中西部地区共同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新模式,推动广西与四川在钦州港片区共建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已引进泸州老窖红酒灌装等一批中西部合作项目入园,为中西部地区参与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平台。
5.高品质建设江海宜居城。一是启动自贸新城建设。科学编制自贸新城规划,重点推进3.5平方公里启动区开发建设,完成城市激活区改造。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滨海公路改扩建工程、友谊大道中段等一批主干道全面建成通车,加快商场、酒店等商业网点和医院、学校等便民生活设施布局。三是加大城市营销力度。中马免税商城正式营业,孔雀湾公园建成投入使用,成功承办2020年钦州蚝情节系列活动,吸引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四是全面实施安居工程。抓好钦州港新城区城中村改造工程、中马园区产业公寓、安置公寓等一批重大项目,让城市更优美、百姓更安居。
经过一年多的先行先试、探索实践,钦州港片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标国内其他先进自贸试验区,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港口集疏运体系亟需提升。航道、泊位、码头、铁路、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快速疏港的立体交通网络没有形成,无法满足国际大型集装箱船舶进出需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吞吐量快速增长的需要。二是产业聚链、补链不到位。部分产业有龙头无下游,如绿色化工已引进中石油、华谊、桐昆、恒逸等龙头项目,但下游产业基本处于空白。产业新动能不足,海工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刚起步,体量较小。三是市园一体化有待加强。片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学校、医院、商场、文化等生活配套和水、电、气、交通路网等公共配套设施不足,吸引力不强。尤其是北部湾大道至中马产业园区道路工程建设缓慢,未能打通主城区与片区的快速通道,影响市园一体化发展。四是改革权限受到制约。钦州港片区改革创新工作不仅需要多部门加强协调配合,也需要自治区加大赋权力度。去年自治区分两批下放了161项审批权限,其适用范围仅限于自贸试验区红线范围内核心区58.19平方公里,核心区之外200多平方公里的配套功能区无法适用,“片区事片区办”并未完全实现,不利于钦州港片区一体化发展。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2021年,片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自治区和钦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举全市之力,高标准建设国际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